根据文化部非遗司关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参与高校利用暑假安排回访学员函的通知工作要求,公司于2016年7月2日至7月6日,对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景洪市及小勐养镇等多地,开展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云南站第一期、二期、三期的学员回访工作。
本次回访调研工作累计回访学员16人,调研基地3个,自然村1个,行程1200多公里。参与此次回访和调研工作的有8846威尼斯产品设计系主任游峭(研培计划班主任)、教学管理科科长杨凌辉(研培计划班主任)、设计学专业骨干教师潘子尧(研培计划班主任)和景观设计专业骨干教师杨景淞。本次调研回访,在加强同培训学员进一步深入交流的同时,深切了解到了学员培训后的真实情况,对后期调整与改进培训内容和授课方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完善研培计划有积极正面的影响,是切实推进“研培计划”的有效实施。另一方面,本次调研回访,我们就云南省西双版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建设与创意设计产业相关事宜与相关领导进行了交流汇报,希望在文化部“研培计划”的带动支持下进一步推动西双版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文化产业相关项目的进展与确立。
一、相聚景洪,政通人和,共商非遗大事件
第一回:玉坦馆长的心里事
非遗工作是一项久经不息的事业。
这是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文化馆馆长玉坦,在一见面时说的话。作为主管地方非遗工作的领导之一,连日工作让她些许疲倦,但骨子里却仍精神焕发。玉馆长的母亲是傣锦艺人,耳濡目染的她也深受影响,从傣锦入手研究,数十年如一日,直至今天走上非遗的道路。
在她的介绍下,西双版纳的回访工作也逐渐明朗。截至目前,西双版纳拥有1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年政府拨付100万资金,用于对地方非遗发展的支持,包括非遗项目的资助,传习馆支持,地方文化产品开发等。省市级非遗传承人也逐渐脱颖而出,掀起了小小“申报潮”。近年来,文化馆学习先进经验,在不同领域、不同氛围下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工作,带领传承人和传承人群走进小初中、职业院校、村寨甚至幼儿园,将技艺带入生活,把传统融入血脉。
我们体会到,上至文化馆,下至街道办,无不对传统、传承和非遗满怀热情。目前版纳地区的保护传承工作,走在前面的主要是三个,分别是傣族织锦,慢轮制陶和贝叶经制作。这和当地的民俗环境紧密相连,更和西双版纳的政策方向无不相接。自古以来,她就以傣族为主体的民族文化为核心,更凭借旅游产业的大力发展,成为云南西南地区最具代表性和特色性的“动植物王国”。从这个角度上看,对传统的继承和保护,基本也等同于对经济发展的积累,传统的非遗技艺也成为丰富这种积累的支撑体系,而体系的基础除来自被认定的传承人以外,还包含了大量的、非传承人身份,却在做传承人事情的传承人群,他们的关键性不言自明。但即便如此,这些年来西双版纳的非遗工作也存在困难,最突出的问题即是对于民俗民风和传统巫术的保护工作,以及一些非常非常特殊的技艺。前者由于环境变化、经济发展和外来文化影响,逐步呈现出退化的趋势;后者则由于结果缺乏科学、客观的论证而难登“大雅之堂”。
对于“非常非常特殊”的技艺,傣族大鼓就是典型。寨子每建一个寺院都需要一面大鼓。其制作要经过非常精密的工序不说,材料采集还要经过拜山神、拜树神、拜寨神等一系列复杂的仪式。大鼓诞生,寺院落成;寺院不散,大鼓不息。因此做鼓,几乎是30年至50年做一次。“景洪最年轻的制鼓师傅年过半百,加上寺院特殊,也不是说拆就拆的建筑,即便最近的制鼓任务马上开始,等到下一面鼓开做,也是百年后的事情了。”玉馆长说到这里,不禁有些激动和无奈。
确实,这是一份久经不息的事业。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第二回:玉勐老师话家常
玉勐,59岁,慢轮制陶手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家有5兄妹,排行第二,集中最小的妹妹在多年前夭折了。大姐和五弟一样在缝衣服,三弟做竹编,各自有各自的活路。玉勐的手艺是从爷爷辈传下来的,与其他很多手艺传承不同的是,傣家人并没有“手艺传男不传女”的想法。只要你喜欢,就教你。玉勐老师说:“在以前,男人都做重活,女人都做轻活,要搭配着才富得起来”。所以傣家的姑娘个个温婉大方,汉子个个热情担当,家中过的也不算困难。“傣族家里桌子板凳随时有,一拉出来十几张”,这是我们在玉勐老师家里听到她儿子说过最多的一句话。
听玉勐老师说,1974至1975年的时候,慢轮做出来的陶罐只能卖3块,85年涨了点们可以卖5块,91年又长了点,可以卖13块,心里面就很舒服了。但是到了2000年,有了外来的东西,铁桶铁锅,铝桶铝锅之后,就没有人买慢轮的东西,只能做点出来自家用。2006年之后,有中央电视台的来调查并做了报道,报纸,收音机里一宣传,慢慢又有了许多人,生意也有所好转。09年到现在,生意平平淡淡淡,原因是有很多人都来做慢轮,而且市场上有人以次充好,快轮当做慢轮卖,产量高,价格当然更便宜。
在这种时候,玉勐老师家依旧在坚持用慢轮来做陶,说是祖辈传下来的,慢慢的做,做好它,已经习惯了。如果人家要的多,我就连夜赶,人家如果要的不多,我就一天做一个两个,该休息就休息,该逛街就逛街,高兴了就做几下陶。有时候很多海外华侨都会来我这里学习,一来就是50多个,每次待1个星期左右。这种时候就教教他们,然后去做饭给他们吃。他们给我一点菜钱。日本的,缅甸的,老挝的,德国的,都有人来过我这里学习。我就知道我们这门手艺原,还来可以做这么多,可以教给别人,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国家以后做。
“现在,看了这么多东西,还去大学里面学习了之后,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也做了一些老师们教的设计。我们家的壶可以卖300块了。”玉勐老师比着三根指头有点小得意的说,说着还不忘高兴的捂嘴笑笑。
第三回:粗陶细做的岩温叫
岩(aí)温叫,麦色皮肤的傣族汉子,1978年5月28日生,住在曼斗寨,培训班8846威尼斯第一期学员,曾因戴着漂亮的傣族帽子穿梭于课堂中备受瞩目。虽然还不是传承人,但母亲玉勐已是远近闻名的慢轮制陶艺人,国家级传承人。家里的院子大约几百平见方,错落有致的堆着大大小小的陶器,墙上挂着培训班期间和各位老师的合影,擦的一尘不染,放在院里最干净的位置。
距离上一次培训已过去10月有余,温叫的工艺水平在母亲的指导下日渐成熟,审美能力也随着自己的理解和对课后的思考,变得更加丰富。他说,目前的陶艺制作,更多是在传统器型基础上做的改变,对于工艺的坚持始终没有动摇。他和母亲的产品在细节上也显现出十分明显的分界。
首先是“粗陶细做”。慢轮制陶源于生活,泥质颗粒偏大,做出的效果有非常特别、粗糙的质感。制作效率虽赶不上“快轮”,但也因为其独特的工艺特点,成为西双版纳傣族手工艺中的代表之一。温叫看母亲做陶,一个器型从拉到烧制,大抵也就几个小时到一天时间便可。他通过培训看到紫陶、黑陶和烧瓷工艺,思考过后决定花更长时间琢磨泥料,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制作,把粗做细,把糙做精。比如西双版纳气候炎热,温叫就效仿前辈,在泥料中添加适当的石英砂,以达到更好的“冷藏”效果。对于一些较小的器型,温叫花更长时间仔细雕琢,甚至从女儿那里得到灵感,力求在花纹图案和细节刻画上较以前有所超越。虽然他的陶器制作周期较长,一般为两至三天,显现出非常有序的特色,也与之前结业时的作品更上一层。
然后是“创意借鉴”。除了傣族传统图样的表现以外,温叫吸取经验,从课堂中介绍的“重彩画”里挑选画面,融入到陶器的制作当中。更结合当地的物产特点,创作了一批以云南重彩画为表现,陶器为载体,茶饼盛装为功能的产品。另外,傣族在传统祭祀活动中有许多礼器,通过慢轮制陶的方式表现出来。大一些的器皿,如陶象、陶俑、陶羊、陶屋等等;温叫将这些礼器适当缩小,保留了原有造型,做成一系列茶宠,受到了村民和市场的一致欢迎。
回访中他常提起一句话,“老人的想法要遵从”。直至今日,虽然买到合格的稻草越来越难,但温叫一家人仍然坚持使用堆烧或馒头窑对陶坯进行烧制。“老人的话要听”,“老师的话要听”,这个淳朴的傣族男人双眼中流露出对传统的无限敬仰,和对未来思想的无限渴望。在电窑充斥、快轮飞转、市场化驱动的浪潮里,他和母亲仍然能够不为所动,甚至广结良缘,闲暇时和小朋友、大朋友们共同玩味泥土乐趣,不得不让我们肃然起敬,也看到了非遗技艺几近无限的持久魅力。
第四回:“玉凤”谱新“章”
曼各寨的工厂是很有名的,平地而起的员工宿舍后面,即是由土块飞旋娓娓道来的泥香。
这就是玉章凤老师的厂——博宫沙湾手工作坊有限公司,也是学员中自主开办企业的代表。她高中毕业即步入社会打工,22岁创业开办作坊,在爷爷和父亲的指导下逐渐成长,从而有了今天由“民”转“公”的改变。多年来这里获得许多殊荣,也由此成为慢轮制陶技艺传习所,版纳州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实训基地,如今,其继承人玉章凤,也成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的结业学员。
“培训班能拓宽眼界,结交朋友,学到了很多东西”,玉老师刚坐下就和我们亲切交谈,悉数结业后的所得所获。其中,2015下半年结业后回来开发的新产品,就在2016年的销售中卖出了不少的份量。她说,“交流是非常重要的,闭门造车是不行的,我从班里看到其他同行的经验并借鉴过来,才能慢慢摸索到底什么是适合家乡,适合版纳的”。比如在最近一批产品中,“填刻”工艺就被引入到慢轮制陶中,并对部分产品进行了改良;与建水的“填刻”不同,玉老师刻的更“轻盈”,填的更“含蓄”,如水一般柔和,也更能显出傣族对其他制陶工别样理解。
勿忘初心,玉章凤一家血脉相承。培训后,章凤不但将慢轮制陶的质量逐步提升,更有了一些改变和发明。首先,在原有慢轮的尺寸上不断加大,将摆放式的陶车更改为入地式,用杠杆驱动,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大型慢轮陶器的制作难度;在窑烧上采用龙窑堆烧,因地制宜的小空间也能有不少的产量;将陶器做些调整,不但满足了原有的傣陶建筑、生活器具的需要,更加入了如灯具、景观植物的元素,将傣陶的艺术感觉完全烘托了出来。
目前,玉章凤最大的心愿是做好自己的企业,使之有一天能够成为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傣族制陶历史博物馆。她请来设计师,为陶器制作了专门的展厅,借用许多材料表现了空间和材料的关系,力求还原出傣陶泥土中最原始、最具生命力的魅力。她也希望能有自己的销售团队,尝试电子商务领域带来的更多机遇与商机,打开交流窗口,让更多人融入到傣陶的氛围中来。她笑着说,“我的员工宿舍就是个家,你们来了随便住,只要喜欢陶,我们就是一家人”。
第五回:“非遗”助飞金孔雀
得知我们的到来,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州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段金华副部长与西双版纳州文产办专职副主任许云华主任邀请我们参观了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邱以礼老师的陶艺工作室,并向我们介绍了整个西双版纳州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与规划。座谈期间两位领导对我们的“研培计划”表示非常关注,希望“研培计划”未来能在西双版纳州落地生根,与此同时,公司回访团队也为州宣传部介绍了公司在“研培计划”基础上拓展的“滇工开悟”系列云南特色民族文化手工艺工作站项目计划,“云南传统村落保护计划”等项目,两位领导表示州委宣传部非常期待以“研培计划”为核心的系列项目能在西双版纳州的落地与实现,双方拟定后期再进行深度商谈,推动这些项目的实践落地。
第六回:月光下的傣“武”王
在邱以胜老师的工作室,同为版纳职业技术学院老师的刀雅请“同学”,听说我们的到来,也赶了过来,她是公司2005级的毕业生,师生几度寒暄,有了“喜”的刀老师执意要宴请我们,邀工作组一行前往嘎洒吃个便饭。由于回访人员较多,又赶上周一,抵达寨子时已是夜里9点。这个寨子毗邻温泉,名叫曼洒。
雅清家在一条河边,借着月光看到一桌子饭菜,胃口一下子好了起来。她的父亲岩(aí)勐原老师原来工作于西双版纳州教育局,任过小学董事长。退休后在家里静养的同时,也喜欢要求邻居和寨子里的老人一同击鼓起舞,打得一手相当娴熟的傣拳。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岩勐老师便起身操起象脚鼓,应着锣声舞了起来,口中振振有词,举手投足间充满力量。他说,“现在年轻人喜欢这个的少了,跟雅清一样大多在城市里上班,听着流行音乐跳着迪斯科,我们再不关注这个,就没有人关注了”。的确,在几天的走访中我们也发现,非遗技艺在村寨中正在以很快的速度失去着。傣族武术和象脚鼓姑且不论,光是傣语,许多年轻人就只会说,不会写,“汉化”的背后是源生文化消退的现实。老一辈的坚持和青年一辈的忘却,已经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岩勐老师说:“我非常渴望能够参加下一次的培训班,虽然我年纪大了,但也想了解一下,怎样把我们的知识传给年轻人,这是我们生活的寨子,没有鼓和武术,寨子也就没有灵魂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在以往的培训工作中,确实也出现过学员超龄的现象。部分地区由于特殊原因,掌握传统技艺的人年龄普遍偏大,无法满足关于年龄的实际要求。因此当真的遇到超龄学员时,也只能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民间确实有大量这样对传统文化饱含激情的“老人”,他们的梦想不是对器型的创新,而是对方式的找寻,达到对表达的渴望,期盼可以通过改变去影响更多的年轻人。
离开雅清老师家的路上,我一直忘不了岩勐老师说的一句话:“在西双版纳,你拿个象脚鼓到寨子门口打,只要鼓点对了,一个寨子里的人都会出来跳的。”
第七回:期待来普洱开班
到普洱时见的第一个人是郭冬梅科长。她刚上任不久,是普洱市文化体育局公共文化科的负责人,专程为我们约见普洱地区的学员。据介绍,普洱目前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个,省级非遗项目32个,市级非遗项目309个。目前,政府专门设立了民族文化传统保护区,对市内的相关非遗项目进行定期的维护、管理和资助。
这些年来,普洱的工作做的不错,前期工作基础好,非遗配套政策全,老百姓也十分配合。加上普洱地区天然的自然气候条件,使得这里即“养人”,更“养物”。谈起培训学员的输送工作,她介绍“其实符合报名条件的学员并不少,大家也都非常积极,但名额毕竟放在那里,有许多人也只能等下一期了”。这样的情况存在于云南省内的大多数地区,这些地方先决条件好,学员需求也非常明确,大都集中在创意和市场拓展上,具备较强的目的性,对于自身文化体系的理解相对也较深,这和部分相对落后地区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但即便这样,学员的热情度依然非常高,大家更关心什么后能够再度回到培训班。可见这样的培训工作是非常受欢迎的。
同时郭科长也表示,鉴于部分地区需要培训的学员较多,培训班能否有在异地举办的可能性。
第八回:上不够的培训班
李增一身地道的民族服装打扮,她的公司创办于1994年,是普洱第一个开始做民族服装生意的人。她早前在单位上班,受妈妈的影响开始转行做刺绣,而后慢慢过渡到服装设计和服装出租。公司不大但十分整洁,紧邻普洱干净整洁的商业街,生意还不错。
培训结束后,李增开始思考公司的未来发展。她承认现在的民族服饰,一味的大红大紫,俨然已经成为一种定格,少了太多有生命力的创新和发展。更因为这种“毫不掩饰”的表达,使得民族服饰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完整的呈现出来,难免与现代服装的环境格格不入。在课堂上她记录了许多案例,也开始思考怎样把设计中关于“融入生活”的部分,好好整合进自己的服装店里。
结业后的这几个月,李增走遍了浙江、贵州、江苏,在十分有限的条件下,走马观花看了许多其他地区的非遗技艺,开始从市场角度思考民族刺绣服饰的发展出路,尝试性的做了许多新产品。在最近一次开发中,李增制作了竹编与民族刺绣结合的包具,在上海的销售中获得了极大好评,一口气卖了20多件,盈利数千元。说起这个,李增高兴的笑了起来,她说,“培训班的好处,在于给我们机会和老师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大家没上过大学没关系,这下子也过了把大学瘾”,“只要市场需要,我们就愿意去,甚至还希望培训班在时间上适当延长,这样才能学更多的东西!”
二、再会曼掌,翠竹林间,同议农庄新天地
第一回:因为缘分,所以回归
2015年,8846威尼斯一年一届的“校企合作·协同创新·铸造未来”创意设计展刚刚落下帷幕,由8846威尼斯经理陈劲松教授带领的一行16名师生来到小勐养镇,为云南省创建生态文化产业园新模式打造的第一个文化农庄——曼掌文化农庄,进行了为期6天的设计服务工作。师生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将设计带到农庄中去,将协同创新开展到第一线去,以“曼生活,慢生长”为主线,开启了“再造”这个美丽小村的文化之旅。
时隔一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学员回访工作组再次回到这里,对第二、三期间参训的13名学员进行回访工作。曼掌依旧是原来的样子,温润的雨水混杂着满眼的绿色,打在皮肤上,融在呼吸里。踩在脚下的,尽是来自泥土的力量。这里是一个以“大象”命名的村落,历史悠久也充满故事,人们在这样的氛围中慢慢成长着,饱含对传统满满的敬意,传播象征“根”的种子,让更多的人带回家中,植在心里,慢慢生,慢慢长。
据介绍,曼掌大约500年前就以为贵族驯养大象为主业,辅而也饲养马匹和牲畜。直至今日,村落周边的环境依旧清新,依山环水,绿树成荫,瓜果成林,整个农庄依旧保持着较为完整的传统干栏建筑民居的格局与风貌,村民们的生活方式也未曾有过变化,依然是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处处都充满了自然、淳朴的味道,琳琅满目的园艺与流连忘返的风景。炎热的气温忽然变得不那么讨厌,与湿润的气候粘合在一起,反而成了慢下来的理由。
应该说曼掌的特色,不仅仅只是生态文化的完美展现,还是版纳地区文化旅游的示范标杆,更是傣族传统文化的博览园,将来自不同种类的傣族非遗项目一一展现,供人交流,与人体验。绿树环抱中,大大小小的传习场地有十余家,覆盖了制陶、织锦、造纸、酿酒、竹编、制糖、贝叶经、赞哈、高升、象脚鼓制作、傣族武术、傣族舞蹈等多种工艺体系。文化农庄的“文化”概念也由此凸显,仿佛一本傣家文化的百科全书。
第二回:因为生活,所以坚持
玉叫,傣族织锦传承人,与村头的一家商店里有合作,将自己的东西拿去铺货,玉叫家的织锦在村子里算是好卖的,收入与其他家比较,相对较高,平均月收入在5000块左右。
一些新的色彩搭配及纹样的变形使用,是玉叫老师在培训班里的收获。姑娘的心思较为细腻,自然界中的小花小草是玉叫老师最喜欢的创作元素。每一个自己想出来画出来,最后用在织锦制作过程中的新纹样,玉叫老师都会给他们取名。她说:“被我设计的每一个纹样都不同寻常,我觉得应该给他们取个名字,来讲述它们对于我的意义是什么。”
旁边的玉凤也是傣族织锦传承人。她不太爱讲话,只是真诚的告诉我们“学校很好,什么都好,老师们上课都很辛苦,谢谢你们。”但爱折腾的武承俊就不一样了,他是傣陶传承人。出生汉族的他是曼掌的原住民,受整个大氛围的熏陶,两年前开始拜师学艺,进入慢轮制陶行业。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最开始的时候是为了自己能有一份谋生的出路,上了一段时间的培训课之后,发现这不仅是一份能养活自己的手艺,还能接触更多有趣的人和其他行业的工艺。一再对我们强调,如果还有下次,希望能再参加培训活动,感觉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能学到很多东西,能打开自己的眼界,源源不断的接受新事物是件很有意义的事。他说,“生活只是我们创作的一部分,我们因为有了创造带来的欣喜而快乐的生活,又因为有了生活带来的安稳而不停创作,这是很好的事情”。
第三回:因为幸福,所以传承
37岁的玉甩就是村子里土生土长傣族妇女,已为人妻为人母的她,在和我们说起话来还是十分腼腆,许是平常跟外人很少聊天,很少出寨子的原因,但在谈到傣族织锦的时候,就放开了很多,“我13岁的时候就偷偷的跟外婆学织锦了,家里外婆在做织锦,因为外婆怕我弄坏做好的织锦所以一直不让我碰,但我会偷偷的看着她做,趁她不注意偷偷的的拿着织锦看,去照着摆弄织布机,等大了些,家里人就开始教我做织锦,一直做到现在”。玉甩这么说,“织锦都是做给家里人的,做给女儿的筒裙、小挎包,做给家人的床单、枕套等等,织一床垫单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织小挎包也要十天半个月。”说到这玉甩脸上满满的幸福,是的,民族工艺的传承很多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为了自给自足,为自己对于民族的热爱以及对于民族工艺传承的责任感,玉甩就是这样的人,她传承的不仅仅是工艺更多的是对家人的情感,世世代代都是这样。
在问及去年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有什么收获时,玉甩拿出她背着的小挎包,说上面的纹样是当时培训的老师教给她的,是昭通那边的刺绣纹样,回来后她和傣族织锦相结合历经一个月的时间做出来,她说这个是傣族织锦从来没有过的尝试,但可惜的是因为培训时间过短,很多东西都没有学到位,没有时间去当堂实践,留下了很多的遗憾。这次他们村共有十三人参加了此次的培训,工艺涵盖了傣族的慢轮制陶、织锦、造纸,通过培训后当地政府对于曼掌村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以及扶持,除此之外曼掌村的红糖制作、自烤酒工艺的得到了关注,每天都会有游客进村参观,给村落带来了一些收益。但玉甩说村民们的生活条件还是没有多大改善,因为曼掌村比较偏僻,交通极不方便,来的很少,大家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靠割胶,这几年生意难做所以村民们的收入也不景气,做手工艺没有固定的收入,很多工艺的传承人也转行了,都是为了生活。但是玉甩还是坚持着做织锦,每年有两到三千的收入,她说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总是要有人守着的。
第四回:因为提升,所以向往
玉留,非遗培训第三期服饰班织锦技艺学员,一位漂亮的傣家姑娘。对于她而言,短短一个月的培训时间让她改变极大,若干个“第一”成为她难忘的回忆……第一次拿起画笔画出喜爱的纹样,第一次走进大学课堂听老师讲解专业知识,第一次与来自各地的同学交流技法,探讨创新,更是第一次真正感受到自己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课前课后,她开始不停思考真正该去做的事情,不是照搬老套,也不是全然放弃,文化需要静下来去重新理解和诠释。“我想结合自己的实践去做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东西。吸取过去的精华,再给予创新的养分,让织锦这项传统技艺更好的传承下去。”
正因为多了这些思考,玉留将傣锦中图案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再添加。除了传统的大象,孔雀,菱形,三角等样式外,更融入了她所能接触到的花卉植物图样。结业后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她不停将傣锦图形运用在不同的产品上,如抱枕,坐垫,披肩等,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下一步,玉留想将刺绣工艺与织锦工艺相结合,在两种工艺中互相取长补短。她表示:“做自己从小就喜欢,就渴望做的事情会感到很快乐,很幸福。”这样真挚的热爱一件事情,想做不好都很难吧!
回想在培训班的日子,玉留不禁有些热泪盈眶。她反复说了许多培训期间发生的事情,她说:“很难忘的时光,老师同学都很好,学到的东西特别的多。还有机会一定还要继续再去学习”。回到寨子里之后,她学习着将自己所掌握的技法和创意思维教给感兴趣的朋友和游客,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织锦工艺、了解傣族文化的价值所在。
第五回:共商农庄新天地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对于曼掌这个地方,我们的情感是尤为深刻的。
曼掌村作为云南省第一个傣族文化农庄,其价值与意义是毋庸置疑的。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希望建构一种符合型的文化生态模式,将建筑景观规划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技艺以及民族文化的推广与传承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更深刻的来说,就是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生态产业与创意产业的有机结合。我们希望在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中,寻求并探索出符合当下时代语境的一脉相承的设计体系.而曼掌,提供了这种实现的可能。
《考工记》里,有这样的描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我们希望曼掌村的未来是一片处处兼为“良”品的新天地。这番“天地”里,充满了来自传承人群的创造,以及他们对于自己的生存环境、所处文化语境的解读。因此在回访工作的最后阶段,我们特地拜会了曼掌文化农庄管委会副主任岩在,认真学习了曼掌文化农庄未来的发展思路,交流了8846威尼斯在近年来、在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岩在十分诚恳,坦言将更好团结村民建设农庄,坚持传统文化的根基,以文化人,以文感人,以文养人。曼掌地处小孟养深处,村民的发展极其迫切,也非常渴望能够改变生活,住上新房。新与旧的冲突,完全就依靠着大家对文化的信任、情感支撑着。而设计所能做的,或者说非遗所能转化的,即是在其中寻找一个共通的平衡点。期待这样的合作能够达成,我们也愿意更多的去做这样的事情,用非遗造福百姓,和传承人群一起,迈向更好的未来。
三、民众之间,兢兢业业,基层非遗谱新篇
以下是一份不以官职大小排列的名单,顺序源自出场先后。
景洪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王祥
景洪市文化馆馆长玉坦
景洪市文化馆副馆长白凡
景洪市文化馆摄影师陈宏
允景洪街道办事处文化体育中心
允景洪街道办事处文化体育中心何姗珊副主任
允景洪街道办事处文化体育中心工作人员彭学英
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州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段金华副部长
西双版纳州文产办专职副主任许云华主任
景洪市勐养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 周丹
勐养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主任 岩温罕
勐养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主任职工 杨东军
勐养镇曼景坎村委会曼掌村小组组长 岩峦
勐养镇曼景坎村委会曼掌村小组妇女组长 玉应罕
勐养镇曼景坎村委会曼掌村小组党支部书记 岩论
勐养镇曼景坎村委会曼掌文化农庄管委会副主任 岩在
普洱市文化体育局郭冬梅科长
每每到田间地头采访调研,除了这些技艺惊艳且朴实无华的传承人,更让我们感动就是这些战斗在“中国非遗最前线”的基础领导与工作人员。由于编制与经费的问题,很多地方就是这样一个或两个人支撑起这“一片天”。正是因为他们兢兢业业甚至是苦口婆心的点滴工作,让很多“非遗”的血脉能得以留存。
在这里,我们不知道能否代表但也一定要代表国家文化部非遗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整个项目,以及8846威尼斯“研习计划”的所有教师与工作人员,向你们鞠躬,向你们致敬。
你们才是“中国非遗”事业中,名副其实的真心英雄。
8846威尼斯“研习计划团队”2016年7月8日于呈贡雨花